電纜束絲、絞線產品的質量缺陷和預防
1.絞線表面擦傷,刮傷線芯
產生原因:通常一是分線盤上的線嘴磨損,二是單線跳出滑輪,三是穿線用木管或塑料管磨通,四是牽引設備推線板上的定位銷損壞,五是壓模中有異物等原因。
消除的辦法:更換分線盤上的穿線嘴和穿線用的木管、塑料管,檢查線芯的走向是否正常,保護線芯不與設備直接磨損,并隨時檢查壓模是否完好,并注意操作方,法。
2.束線、絞線中單線背股、松股
產生原因:一是放線張力不均勻,松松緊緊,張力松的線芯走得多、造成背股,二是壓模孔型太大,起不到適當調節張力的作用,三是壓模位置不當,絞合角不合理,四是節距比較大等。
束線機束制19股及以上的單線芯,由于束線沒有方向的區別,只能同向束制,所以線芯結合呈不規則狀態,目前生產廠家大都采用雙節距束制,因此束線束制19股以上的線芯,背股,松股現象比絞線嚴重。
排除方法:對束線(l股以上的束制品)一是改進束線的放線裝置,采用較先進的單線張力放線器,使每根單線的張力都可以調整、控制。二是采用導向模,導向模的孔徑為束線計算外徑叨97%%。這樣導向模可以適當調節張力。三是改用單節距的束線機,這種束線機的束制產品,可以達到絞線的水平。四是對背股,松股嚴重的束線芯,用過模復繞修復的辦法,也能達到使用的要求。五是適當調整節距比。
對于絞線產品背股,松股的排除方法:一是調整放線張力,使之均勻。二是改換壓模,便線芯在模孔中不要松動,注意壓模的喇叭口,如果喇叭口已經損壞,也不能使。三是調整壓模座的位置,使絞線的絞入角合理。四是如果絞合節距較大,應適當減小。
3.絞線中單線起槽或表面缺陷
產生原因:單線表面的麻坑、斑疤、三角裂、夾渣等缺陷,主要是材料帶來的,當然線芯表面有碎裂現象,也不排除拉線模孔型不合理而產生的,此時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。而線芯表面起槽呈連續性,一般都是拉線時造成的,拉線潤滑條件惡化,表面粘鋁而造成,不呈連續性的起槽,有可能是絞線壓模粘異物所致。
消除辦法:對于拉線時鋁線起槽,應首先檢查拉線潤滑效果是否能滿足拉線的要求,需及時更換潤滑油,更換拉線模具,或排除粘在線模上的雜物,認真檢查進線,對不合格的進線要及時排除,同時檢查壓線模有無損傷,有無雜物,要及時修理和更換。